用户名:   密 码:     免费注册      手机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中国四海鉴定收藏网 > 新闻类> [图]著名艺术家吴择姝对画坛精神领袖的缅怀
推荐排行        
    无记录!
[图]著名艺术家吴择姝对画坛精神领袖的缅怀
2010/8/31
      

[著名艺术家吴择姝对画坛精神领袖的缅怀]

       ——《吴择姝创作徐悲鸿大师肖像画面世》

         [永远的大师----徐悲鸿画像]

 

    [画家吴择姝与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在画像作品前]

  

    近日,中国青年女油画家吴择姝创作了她的扛鼎之作《永远的大师徐悲鸿》。描绘了一个在民族危亡之际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无私奉献的艺术家的风范,大力弘扬了艺术大师的精神,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中国画坛和社会各界注入了一股学习和反思的清新之流。

  徐悲鸿的一生为许多人画过肖像,然而还没有人为这位艺术大师创作一幅艺术价值较高的肖像作品,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今天吴择姝创作的这幅《永远的大师徐悲鸿》可以说祢补了这种缺憾。

  是缅怀也是呼唤

  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家是一笔千金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这就要求艺术家要具备非凡的精神气质。吴择姝首先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然后才是一个具有使命感的画家。她的使命是记录历史的同时也被历史所记录。这种被赋予了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油画,作为中国油画道路上的后来人,吴择姝仍感动于大师忧国忧民的情怀,感恩于他创始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之路和他伯乐般的独到眼光和坦荡胸襟成就了现代美术的一大批精英艺术家《齐白石》《吴作人》《李可染》《博怀石》等等,因而创作了这幅肖像。在当今艺术界个性化标签的盛行往往会使人陷入排他的怪圈,而在功利心的驱使下一个人不可能为另一个人的发展甘当铺路石。因此吴择姝在缅怀大师的同时也是对这个时代的一种呼唤,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徐悲鸿这样的精神领袖的推崇,对艺术界,社会各界的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

  沉下来的往往是有份量的

  在中国美术市场迎来鼎盛时期之际,吴择姝无疑是现代艺术界的佼佼者。她重新界定了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的任务。她认为艺术家是对艺术有所研究有所建树的人,不能为了取悦消费者而改变创作方向。艺术家担负的使命与责任很重,而为消费者画画的只能叫美术工作者。

  在为数不多的主打肖像画的女油画家中,吴择姝更是以沉稳厚重的风格见世。在五花八门的派别中,她创作出这样一幅油画不难看出她心中对艺术本质的那份坚持。随波逐流的,往往是残花败叶,只有有份量的东西,才会留下来,沉在河底。河流如此,历史也是这样,徐悲鸿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是的人物,吴择姝的这幅肖像画则是喧嚣的河面上投下的一块巨石。

  纯乎于心 自然之作

  吴择姝的这幅肖像画,布局得当、造型准确、色彩丰富、肌理起伏,充分体现了画家深厚的绘画功底。肖像背景内容取材于徐悲鸿作品《愚公移山》,是《愚公移山》精彩再现,同时也提出了徐悲鸿代表作是《愚公移山》,而不是《奔马》的新论点,体现出女艺术家求真求实的艺术追求。《愚公移山》表现的是徐悲鸿对祖国命运、民族艺术发展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勤勤恳恳的态度。

  画家将肖像的背景设计为波澜壮阔的大海,海面绚烂的色彩与晚霞相互辉映,意味着徐悲鸿越洋归来,接受祖国人民的重托,拉开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序幕;同时也暗喻他在绘画事业上的杰出成就。再现徐悲鸿的画《吹萧女》这一部分,表达的是徐悲鸿曾经的真爱和付出。

  创作永远的大师----徐悲鸿感言

  吴择姝

  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奠基者、伟大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将西画引入到国内的教育事业中,并将从海外广泛猎取的绘画精华吸收到国画当中,对中国画坛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同时,填补了中国画家成功打入国际油画领域的空白,使中国画界的国际地位发生了转变。提出了吸收部分西方绘画技法的著名的《中国画改良论》。一段海外求学的经历为一个画家的人生轨迹和一个国家的美术史带来了重大转变,因此,我将徐悲鸿肖像的确定为一片大海。同时,这片海也象征着徐悲鸿浩瀚的心胸、爱国主义情怀。处于那个时代的中国画家并不少,然而这个在美术史上继往开来的重任之所以会落到徐悲鸿的肩上,与其勤奋好学、天才禀赋与突出的个人成就不无关系。

  在徐悲鸿的作品当中,我认为油画《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代表作。该画创作于风雨飘摇的抗战时期,寄托了徐悲鸿对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抗争精神的讴歌。而徐悲鸿的彩墨画《愚公移山》则是他国画的代表作,因此我截取《愚公移山》部分画面放在了徐悲鸿肖像的下半部分作为背景。

  《愚公移山》的深远意义还在于,徐悲鸿当时也正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开辟中国现代美术新篇章的,这种勇往直前、团结一致、无私无畏的进取精神值得美术界永远传扬下去,这是大师留给我们最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存在,让我们更加了解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徐悲鸿能够奇迹般的发现、扶植蒋兆和、傅抱石、吴作人等一大批美术人才和大师级的人物。这种伯乐般的坦荡胸襟和独到眼光正是他的作品《九方皋》中所提倡的,他把这个世界厚待他的礼物不断的复制并赠送出去了。

  这幅《吹萧女》即是当时的一幅作品,我把它放在肖像画的背景中,是国为它记录着徐悲鸿为爱而创作的一段历程。我知道这一幅肖像画远远不足以涵纳徐悲鸿全部的精神气质和艺术成就,但是作为一个油画界的后辈,我会一直秉承他的艺术理念和为艺之道。邻家的少年还可讲述先生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故事。而我也只能绘此肖像聊表对先生的敬意了。

  

  

    [画家吴择姝在创作(西藏赞歌)]

 

    

  [吴择姝艺术照]

    吴择姝:女,汉族,1969年10月出生于吉林省白山市,祖籍辽宁。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设计系,1996年任北京市教委京教科网络信息部主任,2002年任钓鱼台中国之友书画院副院长、发改委体改所顾问。吴择姝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著名油画家、设计师。她自小酷爱绘画,师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先生,其人物肖像油画风格独树一帜,颇得业内外的好评。
 
    吴择姝出身于书香门第。很小的时候,在大学当美术教授的父亲就给予了很好的美学启蒙教育。美术伴随在艺术家不断成长的历程中。艺术家对美学的研究与创作变成了艺术家最大乐趣。从一幅幅不同风格的作品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家对艺术的虔诚研究和对生命的热爱。没有空洞的呐喊,没有做作的装腔作态,在平和与优雅的创作中阐述着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以远大胸怀感恩于万物,以非凡成就演绎着智者的风采。并得到很多老一辈艺术家的教导与关怀,如靳尚谊先生,娄师白先生,廖静文先生等。并不负众望,创作了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品。才华横溢的女艺术家用她的作品给我们带来如此丰富的高品质盛宴,为2009年的夏季涂抹了非凡的神采。
一、 创作徐悲鸿大师画像得到了徐悲鸿美术馆的大力支持,在廖静文老人的亲自关怀下得以完成,并得到了老人的赞许。老人多次下访画室,最后在画像前眼含热泪久久凝望,不停赞叹“像“,这就是悲鸿的感人场面”。此作品在业界和社会得到了广泛赞誉和共鸣。
二、 《大爱无言》赞弘一法师造像。这一力作的诞生得益精通中外美术史,用西方艺术手法创作近代文化先驱者之一,高僧李叔同先生。开启了新的创作手法,将栩栩如生的一代名士的精神气质表达得惟妙惟肖。画弘一先生者有三:徐悲鸿先生、范曾先生、丰子恺先生。均为弘一法师暮年。而吴择姝为弘一法师造像于西湖边灵隐寺,以风华年代广为传唱的曲目《送别》作为背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壶浊酒庆余欢,今宵别梦寒。其场景烟云绕渺,悲戚千古,泪洒西湖。此传世力作让人震撼,余味山河。吴择姝九六年带领海归学子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艺术网站《东方之门》网络艺术,为中国网络艺术开启了通往世界的第一扇门,培养带动了一批网络人才,为今天网络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带来深远的影响。2002年任钓鱼台中国之友书画院副院长,同年获得国家颁发的七项专利。作品被第二届科学家论坛作为交流项目,后被发改委体改所聘为顾问。在大量的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丰富着自己的艺术创作,佳作不断涌现,成为艺术界冉冉升起的一代名家。

 

sc 加入我的收藏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