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由:院长→执行院长→常务院长→副院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委员若干组成院务委员会,具体负责研究院的业务开展,下设:办公室→发展规划处→科技学术处→产业信息处→宣传培训处→计划财务处→对外联络处
机构人员
院长:刘魁立:汉族,1934年9月4日生,民间文艺理论家。河北静海(今属天津)人。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61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副博士学位。历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著有《民间文学的搜集工作》、《俄国农奴制时期民间文学的幻想与现实问题》、《民俗学:概今、范围、方法》,译有《列宁年谱》等。
常务副院长:高德魁
副院长:刘 刚
副院长:王 伟
副院长:陈 默
副院长:邓玉升
副院长:张基军
办公室:王 恒
对外联络处:陈晓星 王中奎
产业信息处:郭建军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隶属于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经民政部批准的全国性社团组织,其宗旨是:在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领导下,以国家政策为先导,政府扶持为动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为方向,市场实施为目标。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努力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健康、快速发展,具体负责协调、指导、推动、实施、服务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为民族振兴、文化发展、经济繁荣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机构人员
院长:刘魁立:汉族,1934年9月4日生,民间文艺理论家。河北静海(今属天津)人。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61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副博士学位。历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著有《民间文学的搜集工作》、《俄国农奴制时期民间文学的幻想与现实问题》、《民俗学:概今、范围、方法》,译有《列宁年谱》等。
常务副院长:高德魁
副院长:刘 刚
副院长:王 伟
办公室:王 恒
业务部:陈晓星 王忠奎
业务咨询电话:010-67904596 13911563118-赵先生。